三星证券 海量财经|云南首富家族违规减持风波进展:恩捷股份李晓明完成股份购回承诺
海报新闻记者 刘敬怡 吴军林 报道三星证券
7月15日下午,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恩捷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晓明家族已完成购回违规减持股份的承诺事项。
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7月14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已使用自有及自筹资金完成承诺的购回事项,后续将按其承诺向公司上缴购回股票产生的收益。本次购回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股份414,677,01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77%。
超比例违规减持股份等行为被警示
此举源于2024年7月云南证监局对李晓明家族发出的警示函,该函指出其在2019年底至2020年初期间存在超比例违规减持行为。
2024年7月23日,恩捷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晓明家族、公司股东玉溪合益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益投资)和玉溪合力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力投资”)收到云南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恩捷股份公告截图
警示函指出,恩捷股份实际控制人家族及一致行动人存在严重的信息披露问题,涉及权益信息披露不准确、未按规定及时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并停止买卖公司股票和超比例违规减持股份的行为。
具体表现为,李晓明作为恩捷股份5%以上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家族成员,合益投资和合力投资(2021年9月27日前)作为恩捷股份实际控制人家族的一致行动人,于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2月14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恩捷股份股份1238.1万股,累计减持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1.54%,构成超比例违规减持。
对此,恩捷股份表示,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已深刻认识到错误,并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以自有和自筹资金购回违规减持的股票,且将违规减持产生的收益上缴公司。2024年7月23日,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购回34.65万股。
2020年至2022年累计减持37.67亿元
恩捷股份于2016年上市,前身为创新股份,做的是烟膜、烟标(俗称“烟盒”)生意,发行价格为23.41元三星证券,上市首日收盘价为33.71元。2018年,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49.99亿元,收购上海恩捷90.08%的股份,转型新能源,并更名为恩捷股份。
根据恩捷股份2024年财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李晓明家族,共计六名成员,包括李晓明(Paul Xiaoming Lee)、其弟弟李晓华、李晓明的配偶马燕(Yan Ma)、李晓华之妻惠雁阳(Yang Yang Hui)、李晓明的女儿Sherry Lee以及李晓明的侄子Jerry Yang Li。
恩捷股份上市2年后股价飙升,2021年9月,股价最高到319元附近,市值一度高达3000亿元,2021年度胡润百富榜上,李晓明家族凭借725亿身家蝉联云南首富。随着恩捷股份股价飙升,李晓明家族自2020年起开始了一系列减持行动。
2020年8月11日,恩捷股份宣布实控人家族完成减持。李晓明、李晓华、Sherry Lee 及合益投资,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共计减持股份14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7%。减持均价最低为61.9 元/股,最高为76.176元/股,套现约9.3亿元。
2021年5月,家族展开第二轮减持。李晓明和合益投资合计减持302.77万股,套现约4.4亿元。此时恩捷股份股价已从2020年的76元左右飙升至近150元。
2022年6月,锂电概念股大涨之际,家族成员进行了第三轮减持。合计减持1120.27万股,套现约25亿元,其中李晓华通过合力投资和上海恒邹间接减持套现约4.72亿元。
根据公告统计,李晓明和李晓华及其家族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累计减持金额为37.67亿元。
公司辟谣实际控制人家族背景与国籍争议
恩捷股份实际控制人李晓明家族的国籍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公开信息,家族六名成员中五人为美国国籍,包括李晓明本人、其配偶马燕、女儿Sherry Lee、弟媳惠雁阳以及侄子Jerry Yang Li。其中,只有弟弟李晓华持有中国国籍,但同时也拥有美国绿卡。
2024年初,有声音称李晓明在中国卖掉自家公司股票,套现345亿元后,携家庭中5人移民美国并获美国国籍,停止了对产业技术的升级和投资。
2024年2月8日晚,恩捷股份迅速发布官方声明进行辟谣,称“上述信息均不属实”。公司澄清,李晓明是在创业初期取得的美国国籍,并非上市套现后移民。
公开资料显示三星证券,1982年,李晓明加入中国昆明塑料研究所,两年后升任副所长。
1989年,李晓明赴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攻读高分子材料专业,1992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在美国Inteplast Corporation担任技术部经理三年。
1996年,李晓明与弟弟李晓华回国共同创立红塔塑胶公司,开启了创业之路。2006年,李晓明加入创新彩印任董事长,这家公司后来成为恩捷股份的前身。
2010年李晓明与其弟弟李晓华跨界进入新能源行业,在上海创立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生产锂电池湿法隔膜。
针对套现金额,公司解释称,自上市至今,李晓明、李晓华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减持公司股票金额并非网传的345亿元。
恩捷股份称,前述网传不实信息严重损害了Paul Xiaoming Lee先生、李晓华先生的名誉,其对不实报道或传闻保留一切法律追责的权利。
此外,恩捷股份还否认了“公司停止了对产业技术的升级和投资”的传言。
恩捷股份表示,公司以“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材料研发生产企业”为愿景,专注于提升锂电池隔膜产品品质和前沿技术,目前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等方面均具有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
数据显示,恩捷股份2020年至2023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78亿元、4.09亿元、7.24亿元、7.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16%、5.13%、5.75%、6.04%。
因此,恩捷股份称,公司从未停止对产业技术的升级和研发技术的投入,不实传言对公司造成了负面影响,并对投资者造成了误导,针对不实报道和传闻,公司保留一切法律追责的权利。
业绩从巅峰到低谷 市值蒸发超2000亿
恩捷股份的业绩在2022年达到巅峰。Wind数据显示,公司在2020年至2022年营收分别为42.83亿元、79.82亿元、125.9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16亿元、27.18亿元、40亿元。
2021年9月14日,股价冲至319元的历史高点,对应市值达2845亿元。当年营收增幅高达86.37%,净利润增幅更是达到143.6%。
然而,辉煌未能持续。2023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36.84%至25.27亿元,营收同比下降4.36%至120.42亿元。2024年业绩加速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122.02%至亏损5.56亿元,营收同比下降15.6%至101.64亿元。
7月10日,恩捷股份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1-6月业绩预亏,净利润为亏损1.07亿至亏损8265.00万,净利润同比下降136.89%至128.40%,预计基本每股收益为-0.11至-0.09元。
恩捷股份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报告期内主要产品锂电池隔离膜的毛利率比上年同期有所下滑;公司铝塑膜、干法锂电池隔离膜及部分前瞻性布局的业务板块暂处于亏损状态;同时,公司正在加快推进湿法锂电池隔膜产品各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布局,海外公司的运营费用短期内对业绩造成一定压力;此外,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拟对部分存货计提减值准备,最终金额尚在核定中,该计提将减少当期利润。
二级市场上,恩捷股份的股价遭遇断崖式下跌。从2021年9月的319元高点,到2024年7月24日的最低点27.96元,累计跌幅达91.24%,市值蒸发超过2500亿元。
截至发稿,恩捷股份股价报28.19元/股,市值为273亿元,距2021年市值最高点蒸发超2000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报料,报料邮箱:zhongbobaoliao@163.com】
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翻倍赚 外交部: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
- 下一篇:没有了